开元棋牌- 开元棋牌官方网站- APP下载平安终于要对华夏幸福“动刀”了!
2025-08-28开元棋牌,开元棋牌官方网站,开元棋牌APP下载8月8号,华夏幸福发公告,平安人寿和平安资管这俩“兄弟”,打算从9月1号到11月30号,卖掉手里最多3%的华夏幸福股票,差不多1.17亿股。
消息一出,市场反应平平。为啥?大家早猜到了。这场曾经轰轰烈烈的“金融+地产”联姻,拖到今天,早就是一地鸡毛,平安割肉离场,只是时间问题。
“环京之王”,这名号不是白叫的。老板王文学,河北霸州人,路子野,爱学习,跑去万科取经。潮白河、大运河、永定河,一个个“孔雀城”拔地而起,硬是在北京边上圈出了自己的地盘。环京概念炒得火热,华夏幸福销售额蹭蹭往千亿冲,一度挤进房企前十。
王文学,河北首富,妥妥的。那时候,公司高管工资在业内都是顶流。从各大房企和国际咨询公司挖来的精英们,雄心勃勃,要把华夏幸福那套“产业新城”模式,从环京复制到环南京、环郑州,遍地开花。王文学的胃口更大,造车(合众新能源)、搞商业,想建个商业帝国。眼光够毒吧?可运气差了那么一丢丢。
2016年海南年会,酒桌上推杯换盏,意气风发的王文学,哪能想到2017年环京一纸限购令,会是他命运的转折点?更想不到,后来多轮疫情冲击,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成也环京,败也环京。王文学自己后来反思,头号问题就是误判形势,把宝全押在环京,结果政策一变,直接傻眼。
华夏幸福钱紧得快断气的时候,2018年,中国平安来了。带着光环,像救世主。平安是谁?“中国第一大地产商”啊!万科、龙湖、滨江,这些响当当的房企背后,都有它的影子。2018年7月,平安大手一挥,137.7亿砸下去,拿下华夏幸福19.7%的股份,当了二股东。这操作,当时被捧为“产融结合”的经典。平安显然不满足只当个出钱的。
2019年初,它又掏出42.03亿,再吃进5.69%的股份,持股比例飙到25.25%,坐稳了二股东交椅。平安高管当时说得挺好听,看中产业园区这种“长期资产”,跟保险资金是绝配。2020年,平安养老险还搞了个“九通基业债券投资计划”,募了100亿,投给华夏幸福的PPP项目,后者提供全额担保。平安嘴上说看好“产业新城支持地方发展”,但行动却很诚实——入主后,它强推商业地产、长租公寓、养老地产这些新玩意儿。
这下好了,公司里两拨人打架:原来搞产业新城的团队,和带着商业地产经验的新人,理念冲突。钱像水一样流进这些新尝试,结果呢?新世界的大门没打开,自家资金链崩裂的速度倒是加快了。平安的“手术刀”,没治好病,反而可能加速了死亡。
2021年2月,雷爆了。华夏幸福公告,52.55亿债务还不上!平安急了,赶紧又掏出185亿接盘相关金融产品,想止血。可这窟窿,哪是这点钱能堵住的?戏剧性的一幕在同年9月上演:华夏幸福原来的大股东,质押的股份被强行平仓了!
平安人寿持股比例没变,却被动成了第一大股东,持股25.19%。平安赶紧声明“无意控股”,但明眼人都知道,它被彻底套牢了。代价是惨痛的。2021年上半年,平安因为华夏幸福这一笔,就计提了359亿的减值!直接导致它上半年净利润暴跌15.5%。
这场婚姻,平安从新郎官变成了无奈的买单人。它内部也炸锅了。联席CEO姚波后来承认,做了深刻反思,尽调、投后管理,都得改。但损失,已经实实在在发生了。
看看华夏幸福现在啥样?刚发的半年报预告,预计净亏55亿到75亿!扣掉杂七杂八的,亏得更多,63亿到83亿。比去年同期的48亿亏得更狠。公司把锅甩给两大“死结”:房子卖不动,收入锐减;历史债务压得喘不过气。
虽然搞了1926亿的债务重组,但到今年6月底,还有222亿债务逾期!更吓人的是官司。光今年6月,新增涉案金额就6.7亿,占公司净资产16%还多。这根弦,随时可能崩断。
平安这边呢?憋屈,太憋屈了。当初入股成本,每股二十多块。现在华夏幸福股价多少?2块1毛8!市值蒸发了90%还多。这次计划减持的1.17亿股,按现价算,也就值2.55亿左右。连当初179亿多总投资的零头都不到。
说是“自身业务安排”,其实就是割肉,疼也得割。而且,平安这次减持,不是孤立事件。它最近在房地产上动作频频:清仓旭辉,减持金茂……这位“中国第一大地产商”,正在全面收缩地产战线。平安投资华夏幸福,业内流传一句话:一个没换来平安,一个没得到幸福。真是讽刺。
这场长达八年的资本困局,给整个行业狠狠上了一课。险资的钱,以前喜欢重仓押注单一地产股,图的是长期增值和资产匹配。理论很美,但架不住行业整个翻车。持续给危机企业“输血”,有时候反而让伤口烂得更深。
平安的撤退,虽然带着血,但也揭示了金融机构处理问题资产的一条路——该割就割。华夏幸福说自己要转型“产业新城服务商”,要“保交楼”。想法不错,可钱呢?一直亏,债台高筑,融资大门早就关死了。转型?谈何容易。
更关键的是,平安的遭遇不是个例。从2023年开始,“险资逃离地产”就成了风潮。大家人寿减金融街,泰康人寿、中国人寿减保利,新华保险减万科,平安自己更是清仓了碧桂园……风向彻底变了。险资巨头们发现,以前玩股权投资,想着靠股价涨赚大钱,风险太大,动不动就血亏。
现在,他们更愿意真金白银去买看得见摸得着的“砖头”——核心地段的商场、写字楼、物流仓库,还有长租公寓。为啥?这些东西,每年能有5%到8%的稳定租金收着,实实在在。虽然不像以前炒房那么暴利,但稳当啊!特别是在现在这种低利率环境下,这种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,更吃香。
新华保险搞百亿基金收万达广场,阳光人寿120亿买商业综合体,友邦保险在长三角、珠三角收长租公寓……都是这个路子。监管也鼓励这么干。平安和华夏幸福这出戏,本质上就是两种投资路线的失败碰撞。
当房地产行业从蒙眼狂奔进入精耕细作的时代,险资的投资逻辑,也必须跟着变。从追逐暴利的“资本玩家”,变成精打细算的“资产管家”,这才是未来。
平安割肉华夏幸福,很痛。但也许,这是它甩掉包袱,轻装转向新战场必须付出的代价。这场惨淡收场的联姻,是两家企业的教训,更是整个行业在震荡调整中,用真金白银买来的警示:市场规律面前,再大的资本,也得低头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世锦赛第3日连爆5大冷门!世界第2决胜局23-21!国羽10胜2负收官
女子3.2万元网购“载重3吨”电三轮,欲改“摩旅房车”发现载重仅200公斤,申请“7天无理由退货”遇阻
43岁范冰冰巴黎T台“翻车”,被黑人超模秒成背景,这6年她到底经历了什么?
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